總有網友在后臺問小豹:
到底怎么區分“快充”和“慢充”?
有網友說:“充電接口九個孔的就是快充”
也有網友說:“充電功率大的就是快充”
還有網友說:“裝在公共場站的就是快充”
那么,真的如網友說的這樣嗎?
今天小豹就和大家好好嘮嘮
關于“快慢充”的那些事~
充電,即將電網中的電充入動力電池的過程。但由于電網中的電為交流電,動力電池使用的是直流電。因此,我們新能源汽車一般有兩個充電接口,一個是七孔,一個是九孔,分別對應了交流充電與直流充電。
▲交流充電樁充電過程,圖片來源:網絡
交流充電樁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車載充電機,將大電網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后,給動力電池進行充電。直流充電樁則是通過自身內置的電源模塊,將大電網的交流電轉化為直流電,再給動力電池進行充電。
▲直流充電樁充電過程,圖片來源:網絡
一般來說,充電功率越高,車載充電機/電源模塊的的體積就會越大,車內空間就會越小,車輛成本也會更高。因此,車企一般會選擇7kW的車載充電機,對交流充電樁的功率需求也就無需過大,而交流充電樁也就自然而然就成了“慢充”的代名詞,但這并不意味著兩者可以直接劃等號。
交直流充電樁并不能作為區分“快慢充”的依據,具體還得根據其實際的充電接口與充電樁的功率來進行區分。
當然,還會有網友說:“裝在公共場站的就是快充”,其實也不盡然。的確,近年來,隨著大家對充電速度的追求,新建的公共場站不斷向大功率直流樁轉變,交流充電樁逐漸淡出視野,這也就造成了公共場站多為“快充”的現象。
那么,公共場站就沒有小功率的充電樁了嘛?并非如此,小豹充充始終認為:
①對于工廠、園區、住宅等充電場景來說,車主一般會長時間停留,出于節約電容等考慮,一般以8小時內充滿為目標,所以充電樁功率一般在7kW-60kW之間;
②對于商超、景區、公共服務機構等充電場景而言,大多數人停留的時間會在2小時左右,因此配備120-180kW的充電樁會更適合;
③而在交通樞紐、公路干線等充電場景,充電速度越快越好,因此,360kW/480kW大功率充電樁則是更好的選擇。
這并非沒有依據,而是小豹充充基于自身多年來在充電運營領域的實踐,所歸納總結出的“充電圈”理論。
看到這里,屏幕前的你
知道如何區分“快慢充”了嘛
其實就滿足補能需求而言
所謂的“快充”和“慢充”并無差別
只需按照自身實際情況
遵循“淺充淺放”的原則
選擇適合的充電方式即可
大家平時充電過程中還有哪些問題
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哦~